发布时间:2024-05-31 10:27:26
文章来源:文明菏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市文明办、市妇联、市教体局组织开展了家风故事、家教案例、家训格言征集活动,现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本期展播的是王振华的家教案例《生活即教育,自然促成长》。

图片

生活即教育,自然促成长

王振华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具有先导性、针对性,更能体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思想。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陪伴者、促进者以及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等多种角色。而在教育中我一直倡导“先成人,再成才”,以把孩子教育成有社会良知并出色的公民为已任。其次,要让孩子走进自然,保留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其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不要扼杀孩子的奇思妙想。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以及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的生活教育都值得我们去深思,更好地浇灌祖国花朵的成长。

成人成才

        2019年12月,一场大灾难——新冠疫情走进了我们生活,家家户户都居家隔离,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我家的孩子天天沉迷手机,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生活作息全部乱掉。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新闻和微博上关注疫情的报道。就在我们惶恐不安的时候,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去了一线抗疫,他们身穿白衣,戴着口罩,看不见脸也不知姓名,但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我开始陪着孩子一起去搜索更多的关于他们的故事,他们也是孩子的父母,也都是父母的孩子,有的在而立之年,也有的早己花甲。我告诉孩子,他们也都是普通人,他们也想陪件在父母、孩子身边,但是为了心中的大义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生而为人,首先要善良,其次要做力所能及的事,为我们的社会做贡献。我看着孩子泪湿了眼眶,心中非常欣慰,并鼓励孩子向武汉红十字会捐款,让寒冬能多增添一点温暖。疫情开始好转,生活开始重新运作,我看到了孩子的转变,她开始励志成为一名“社会的守护者”,重新找到了奋斗的目标。某天,我们在路上看到了穿着防护服的人员,孩子默默地把水送给他们,并留下便签写道“向英雄致敬”。看着这一幕,我想这就是教育的力量。我不敢说我是一个成功的家长,但我真的有一个优秀并令人自豪的孩子。一个善良的人,在成长的路上运气不会太差。

大自然的活教材

        在这个衣食无忧的年代,浪费粮食的事件频繁发生,我家以前也不例外,让人非常头疼。那时我萌发了一个想法,在一个周末组织全家去了农家乐,因为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刚到地方,孩子非常兴奋,东张西望,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一直在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好像心中有十万个为什么。我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她的疑感,并开始了我们的主题活动——农耕。我们来到了一片水稻地,卷起裤腿,孩子先是非常兴奋地玩泥巴,看着她我不禁想起了少年时在田边的回忆,在泥里奔跑着,没有烦恼只有远方。看着稻田里的大爷,我收起了思绪,开始带着孩子插秧,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一颗一颗地插进泥土里。一开始孩子干得非常有劲,到后来越来越疲惫,但是一直在坚持,我不停地鼓励并夸奖她的劳动成果。夕阳染红了天,我们也走出了泥田。这一天我们混身是泥,但是却非常的宝贵。孩子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真正理解了《悯农》这首古诗的含义,从此饭桌上鲜少看见浪费的情况。这件多年前的小事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2021年5月袁隆平去世,孩子喊着我去了之前的稻田割了一簇水稻,我们爷俩拿着它搭上南下的火车,到了袁老先生在长沙的科研实验基地,献上了这簇水稻,孩子留下卡片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想这对于老先生来说胜过花团锦簇。在回去的火车上,夕阳照在她的脸上,我又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那个孩童。

        廖寥几笔谈不完家庭教育,只能以两个简单的家教小故事来作分享。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们,并尝试放开他们的手,以一个朋友的身份陪伴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