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5 20:46:12
文章来源:文明巨野

  巨野县凤凰街道凤凰社区人口多、规模大、区位好,从综合办公服务场地落成使用,到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再到推进文化社区建设,不断整合优化资源、强化服务队伍,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吸引30余家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商业企业进驻社区开展活动、提供服务,以文化“软实力”,利民兴民惠民,逐渐形成了一个有质感、有特色、有品牌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了管理同心、发展齐心、服务贴心的居民群众暖心家园。

  完善阵地体系,打造功能齐全的文化社区

  统筹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打造了集便民服务大厅、理论宣讲、文化议事、文艺活动、运动健身、阅读交流、医疗健康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文化综合服务体系,配备社区食堂、养老中心、卫生服务站、暖心驿站等多类服务空间,实现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一体化、集约化利用。

图片

  构建德育场景,打造向善向美的文化社区

  打造红色教育展厅。将红色故事和本土文化串联成线,打造了400平方米的红色教育展厅,集中展示了巨野红色故事、英雄先烈事迹以及凤凰街道近三十年的发展变化,成为了展示红色故事、体现区域变迁的特色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和青少年红色研学基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到最生动、最直观、最有代入感的教育。目前,已开展事迹展览、研学实践活动19场,惠及居民群众390余人次。开展“学理论在社区”活动。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主题活动,通过宣讲、分享会、读书会等形式开展“集中研讨式”学习。利用红色教育展厅、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城市书房等平台,组织开展主题电影放映,同时,将理论宣讲、公益观影、红色教育展厅串联成线,打造“学理论在社区”学习体验路线,让理论教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营造全民阅读氛围。联合县图书馆高标准建设社区城市书房,藏书1万册,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县图书馆之间实现统借统还,整合图书阅读角、学习强国角、茶水吧等场景,逐步向综合类学习体验场景转型,书房颜值和美誉度逐步提高,成为居民的主要“歇脚打卡地”及“文化育人”新空间。此外,还设立悦读亭,不定期举办读书会、诗歌朗诵会、心得分享会等活动,让居民能够沉浸式享受学习时光。

图片

  汇聚资源力量打造服务多元的文化社区

  建强用好功能定位鲜明的党群合力“连心桥”、尊老扶幼“童心外婆桥”、邻里互助“爱心桥”、婚恋新风“鹊桥”、矛盾化解“枫桥”等“五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联队,积极吸纳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商户企业30余家,围绕“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结合社区实际打造“周末课堂”“共享家政”“心灵氧吧”等特色文明实践项目品牌,开展美术、手工、口才、围棋等各类文艺培训及心理疏导、公益理发、文艺演出、非遗体验等特色服务。今年以来,共开展活动160余场次,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

图片

  聚焦素质提升打造经济富足的文化社区

  为聚焦居民群众素质能力提升,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社区积极挖掘非遗特色,结合县妇联、县书画院,创新打造了创意工坊、书画培训室,免费提供手工钩织、工笔牡丹画等技能培训,创作完成后统一回购,帮助居民吃上“文化饭”,实现了“口袋”“脑袋”共富裕。目前,创意工坊共开展“妈妈岗”技能培训4期,培训学员200余人,帮助50余名群众实现了居家就业;累计举办工笔牡丹画公益培训班3期,其中优秀画师每月收入2000-6000元不等。

图片

  强化智治支撑打造数字赋能的文化社区

  立足“互联网+”服务社区的理念,为文化社区建设提供“24小时数智服务场景”。凤凰社区引入新的科技手段和方法,开发“凤凰家”便民服务平台,各社区接入使用。对于能够线上办理的各类便民服务,社区居民可通过公共链接填写线上表格,提出自己的困难需求,再由社区工作人员将群众所需进行分类,最终汇集到包保小区的网格员进行具体处理,实现了文化服务“掌上办”,推动了文化需求精准对接。平台运行以来,已完成线上办理服务1500余项,开展帮办代办服务600余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