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6 22:42:17
文章来源:中国文明网

  1、栾嘉瑞 男,汉族,2013年9月生,少先队员,辽宁省沈阳市航空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他心怀“航空报国”理想,刻苦学习航空知识,钻研模拟飞行技术和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技术,先后获得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辽宁省赛)旋翼个人飞行赛(小学组)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他勤奋好学、多才多艺,撰写的文章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火炬》杂志发表,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钢琴比赛中获得奖项;他热心公益,在沈飞航空博览园和沈阳新乐遗址义务讲解200余场。曾获辽宁省“新时代好少年”。

  2、吴德宇 男,汉族,2008年11月生,共青团员,北京景山学校九年级学生。他曾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委,曾加入学校国旗护卫队、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讲解团等。2021年7月1日,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是十人领诵团成员之一,代表全国青少年向党致以青春的礼赞。从2021年4月到7月,他经历了三个月的党史学习和综合培训,这段红色教育经历让他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更加强烈。活动之后,他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党和国家的大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红色宣讲活动,先后在“青春宣讲团”、“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活动”等活动中讲述红色故事。曾获北京市“三好学生”。

  3、黄馨怡 女,汉族,2009年11月生,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八年级学生。她是国家级非遗“蟳埔女习俗”文化代言人。五岁起登上央视参与多个节目录制。参与世遗泉州和福建城市形象宣传片拍摄,多次担任蟳埔文化采风活动义务讲解员及形象代言人。受邀到台湾参与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参与中国国际电视台活动,向世界讲述蟳埔故事。参与项目《福建泉州蟳埔女“簪花围”头饰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获第39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暨科协主席奖。曾获“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福建省“新时代好少年”。

  4、张许熠 男,汉族,2007年10月生,共青团员,江苏省南通市通州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他热爱科普,喜欢思考、乐于探索,13岁成为B站(视频网站)科技频道上传者,目前已拥有13万粉丝,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超百万,原创视频总点击量超千万,是网络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他热爱公益,组织同学参加爱心活动,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视频制作技术开展反诈宣传,影响和带动更多身边人向善向美。2023年,他的作品《元宇宙空间》获第五届国际中学生短片电影展青少年选择奖,作品《数字漫游》获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小白杨奖”二等奖。

  5、李智琳 李慧琳 女,汉族,2008年12月生,共青团员,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兴业路实验学校九年级学生。李智琳、李慧琳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出生不满4个月,爸爸就因病失去了行动能力。为了给妈妈分忧,姐妹俩早早在生活上学会自理,学习上你追我赶。在妈妈——“中国好人”葛春梅的示范带动下,她们对身边有困难的同学,总是积极伸出援助的小手,连续6年利用周末和假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近2000小时,服务近万人,用自己的一点一滴温暖他人、回馈社会。

  6、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 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是一支由重庆市石柱县三河镇小学的留守女童们组成的校园女子足球队。她们虽然踢的是几元钱的胶皮球,穿的是廉价的橡胶鞋,但这帮女娃娃凭借着永不服输、不向命运低头的韧性和拼劲,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硬是踢出了一连串大山里的“体育奇迹”。她们先后获得30个市级以上赛事冠亚军,8名队员入选校园足球国家队,2名队员被评为全国未来之星,3名队员远赴欧洲访学,3名队员进入中超联赛职业俱乐部。2023年10月,足球队获得第二届“追风联赛”全国总决赛冠军,被多家主流媒体赞誉为大山里的“铿锵玫瑰”。

  7、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 天津市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是全球首支全部由佩戴人工耳蜗或助听器的听障儿童组成的合唱团,2014年11月成立,成员来自天津市多个学校,目前在团团员19名。他们克服身体残疾的障碍,坚持刻苦训练,解决发音不准确、学习进度慢、理解不统一等问题,成功唱出一首首歌曲。他们在合唱中感受快乐,收获自信和乐观,抒写了不幸而又幸运的童年。在与健听儿童的合唱比赛中,他们先后荣获第十届约翰·勃拉姆斯合唱节民谣组银奖、“2018一带一路世界合唱节”民谣组金奖第一名等奖项。

  8、王文勤 女,汉族,2012年10月生,少先队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她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常动手制作手工艺制品。她制作的掐丝珐琅作品《变》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戏曲文创大赛一等奖;设计的藏书票作品“北京的脊梁——中轴线”在北京市中小学生藏书票设计比赛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故宫小讲解员,讲述故宫故事;作为运河小宣传员,为游客讲解“三庙一塔”等大运河文化。她还受邀参加纳米比亚英雄日活动,在70多个国家的大使面前展现中国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她热心公益,通过绘画的方式筹措公益金,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钱捐物,帮助他们的学习生活。

  9、骆文锴 男,汉族,2009年10月生,共青团员,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七中学初二年级学生。他热衷人工智能,积极参加各项科技活动,曾获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一等奖、RoboRAVE国际教育机器人大会亚洲区二等奖,在国家和省级赛事中多次取得好成绩;他还利用节假日开展科技宣讲,推广和普及科技知识。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参加公益活动19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350余小时,关心帮助困难老人和儿童9人。曾获河北省“红领巾奖章”个人四星章、河北省“新时代好少年”。

  10、刘墨霖 男,满族,2012年2月生,少先队员,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积极参加少先队活动,曾代表河北少先队员参加全国“红领巾讲解员”交流展示活动,荣获三等奖。参加全国“红领巾号”之旅实践活动,宣讲英雄感人故事。在共青团河北省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献词。在中国少年先锋队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中主持“小代表参政台”活动。曾获全国“红领巾奖章”个人五星章、河北省“新时代好少年”。

  11、杨珺雅 女,汉族,2014年3月生,少先队员,山西省阳泉市矿区刘家垴小学校四年级学生。她热爱演讲、主持、书法等,曾在山西省“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系列活动中荣获主题征文二等奖、硬笔书法二等奖、演讲视频一等奖。她积极参加 “红领巾讲解员”打卡活动,多次走进阳泉市红色场馆进行讲解,并成为阳泉市博物馆志愿讲解员。从班级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她不断讲述家乡故事、红色故事,成为“家乡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曾获山西省“红领巾奖章”个人四星章、山西省优秀“红领巾讲解员”称号。

  12、陈瑞杰 男,汉族,2013年11月生,少先队员,山西省临汾市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他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超500小时。2021年,在父母的帮助下,他组织发起并注册了临汾市首个儿童公益组织——临汾蚂蚁力量儿童义工团。团队先后开展公益活动300余场次,累计公益时长27500小时。他组织的志愿服务项目先后入选2021年度、2022年度净滩活动百佳案例;2022年度、2023年度保护母亲河最高奖项“净”彩团队;2023年“爱心护考 助梦启航”全国联动公益活动优秀组织奖。

  13、崔靖涵 女,汉族,2009年6月生,共青团员,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五中学九年级学生。在剪纸非遗传承人奶奶的影响,她从小对剪纸创作情有独钟,通过钻研学习,逐渐在剪纸技术上崭露头角。她与奶奶合作的剪纸作品《大剪小剪》,荣获全国金鸡三等奖;独立创作的剪纸作品《福禄》,被评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第二届全国非遗进校园师生剪纸大赛优秀作品。疫情防控期间,她创作了“一起抗疫”系列剪纸作品,并在网络平台上开设直播间,为居家隔离人员开设“每日一剪”网上剪纸课,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

  14、郑好 女,朝鲜族,2007年6月生,共青团员,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她热爱科学,设计的“便卸式多功能智能化外卖箱净化装置”和“新型智能移动工具车”分别获得第70届、72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青少年组金奖。2023年入选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组织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英才计划)。她热心公益,号召所在班级组织学校义卖,将筹集的善款和自己的比赛奖金全部捐赠给四川甘孜地区的藏族小学;创建“一加一”伙伴助学项目,帮助34名藏族儿童完成学业;注册“志愿服务小队”,带领队员们参加致力于服务大病及困境儿童的“佑苗”项目,至今已帮助300余名患儿。曾获吉林省“新时代好少年”。

  15、安美妍 女,朝鲜族,2011年3月生,少先队员,吉林省集安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学生。作为三代戍边军人的后代,她以守卫边疆、守卫祖国为理想,多次在学校组织红色故事分享会,将抗美援朝、东北抗联等鸭绿江畔的革命故事讲给身边人听,带动更多同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参加学校组织的警营研学活动后,她发起了“致敬最可爱的人”活动倡议,号召同学们给戍边军人写信,并经常在节假日为驻地民警送去朝鲜族歌舞表演。她热心公益,积极参与鸭绿江国门景区志愿讲解,连续9年陪伴爷爷祭奠英烈、擦拭界碑。曾获吉林省“新时代好少年”。

  16、孔小溪 女,汉族,2012年6月生,少先队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109中学七年级学生。多年来,她坚持参加五常义工联合会、蓝天救援队、龙江志愿者公益活动,还以家庭基金会形式发起“荧光小组”,呼吁大家关注夜行安全。她热爱家乡,宣传稻乡文化,演唱原创歌曲《梦里稻花香》、朗诵原创科普诗歌《稻之赋》,先后登上央视和中国农民丰收节哈尔滨主会场。曾获黑龙江省十佳“新时代龙江好少年”;担任深圳首届“儿童博览会”哈尔滨市(友好城市)形象大使、中国·哈尔滨儿童冰雪季(34、35届国际雪博会)形象大使。

  17、高雨瞳 女,汉族,2008年10月生,共青团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大兴农场学校九年级学生。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长期帮助残疾人、组织进行爱心捐助,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她多才多艺,先后在征文等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与中国著名钢琴家郎朗同台演出,成功创下“四手联弹合奏”吉尼斯世界纪录。曾获黑龙江省十佳“新时代龙江好少年”。

  18、吴增阳 男,汉族,2009年10月生,共青团员,上海市鞍山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他勤学善思、勇于创新,完成科创作品10余项,获得9项国家专利,获得市级以上科创赛事荣誉80余项,被中国少年科学院和上海少年科学院授予“小院士”称号。他积极参加科普宣传和学术交流活动,录制上海教育电视台《小研究员讲科普》等节目,每月到上海青少年科技探索馆做志愿讲解员,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中国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青少年国际科技博览会。

  19、李王喆 男,汉族,2011年4月生,少先队员,上海市蒙山中学初一年级学生。2023年8月,他的妈妈被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这种恶性血液疾病只有进行骨髓移植才有治愈可能,患者的直系亲属有50%概率匹配成功。面对“该用谁的骨髓”这一问题,他坚定不移地说:“用我的,我要救妈妈!”在骨髓穿刺等各项检查中,他强忍疼痛,牢记医嘱,始终咬牙坚持。尽管捐髓过程痛苦,但他坚定信念,最终成功为妈妈捐献了400毫升造血干细胞。后经治疗,妈妈顺利出院。他的孝心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美德。

  20、“知行少年”宣讲团队 “知行少年”宣讲团队由江苏省镇江实验学校的5名同学组成。他们依托镇江市的红色资源,通过极具感染力的宣讲方式,向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解历史文化、抒发爱国之志。他们积极参加文化推广等实践活动,录制历史文化专题宣传片11期,带动了220余名学生加入学习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队伍中。2023年建党节当日,他们在镇江市西津渡景区义务讲解历史的视频被外地游客发至社交平台而在网络上“走红”,相关视频阅读量超5300万,点赞和评论数超200万,人民网转发时评论“这才是中国少年应有的样子”。

  21、来丁丁 男,汉族,2013年1月生,少先队员,浙江省杭州市南肖埠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从三岁开始学习古诗词,迄今已有超3200首诗词储备,曾两次参加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完成史无前例的诗词地名飞花令,登上年度英雄榜,《人民日报》称其“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他致力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成立班级诗词社团,开设校红领巾广播国学专栏,带动身边人共同学习诗词。曾获“浙江少年诗词大会”小学组总冠军,“浙江诗词大会”楹联创作、书法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22、崔锦澄 男,汉族,2010年7月生,少先队员,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第二初级中学(应麟书院)八年级学生。他5岁开始练习乒乓球,从小学开始每天保持10小时高强度训练。他作为教体结合的选手,长期与专业选手同台竞争,凭借全面的技术、稳定的心态,多次取得比赛胜利,获得多位国家级乒乓球教练青睐。他8岁就获得“向阳杯”全国少儿乒乓球比赛男单冠军,累计获得省级以上47个赛事冠军,连续7年蝉联浙江省赛冠军,是位不服输的乒乓“未来之星”。

  23、周彦博 男,土家族,2012年8月生,少先队员,安徽省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六年级学生。他立志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累计义务宣讲50多场,受众超过5000人次。作为学校民族团结讲解员,他利用课余时间分享民族团结故事,介绍家乡特色服饰、手工织锦等民族文化艺术,教授的土家族摆手舞成为学校课间操。曾获安徽省“红领巾奖章”个人四星章等荣誉20余项,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宣讲“青骑兵”。

  24、邱祺缘 女,汉族,2007年5月生,共青团员,福建省漳州市第一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学生。她是体坛小花,2020年10月入选国家体操队。她平时刻苦训练,赛场上顽强拼搏,2022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全能、女子高低杠、女子平衡木第一名,国际体联体操单项世界杯赛女子高低杠第一名,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高低杠冠军。2024年3月在DTB CUP体操团体邀请赛中,获得团体、高低杠、平衡木三枚金牌,荣登中国体操队世界冠军榜,成为该榜第83位成员。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表彰“个人记功”、福建省直青年五四奖章和福建省“2022年度优秀运动员”称号。

  25、黄聆哲 女,汉族,2013年1月生,少先队员,江西省南昌市南师附小红谷滩分校五年级学生。她从小跟随父母走访参观南昌各个文化场馆,被文物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经过不懈努力和坚持,成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最小的志愿讲解员。她熟记近两万字的讲解词,常态化走进学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宣讲,用自己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家乡故事,获“江西省百佳革命文物讲述人”。曾在全国、全省“红领巾讲解员”展示活动中分获一等奖、特等奖。

  26、李欣烁 女,汉族,2011年8月生,少先队员,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新华中学七年级学生。她成绩优异、多才多艺、热心公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叮嘱,发起“情系边疆 扶苗圆梦”公益活动,与新疆和田策勒县策勒乡第一中心小学结对,捐款2400余元,寄送300余册书籍、200余套文具、310多件生活用品,耐心教新疆伙伴讲普通话,在精神上相互激励、在学习上共同提高。曾获2023年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2022年山东省“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

  27、罗存林 男,汉族,2009年8月生,共青团员,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十二中学九年级学生。他身残志坚,克服“失去”右手带来的困难,选择用坚韧抵抗命运的不公,从小接受生活技能训练,7岁达到同龄正常人自理能力,12岁主动到寄宿学校锻炼自己,13岁参加省残运会站上最高领奖台,是一位品学兼优、自信自强的新时代好少年。曾获湖南省第十一届残运会F14级别100米、200米、400米自由泳及100米蛙泳“四金王”。

  28、陈临溪、陈铸蹊 陈临溪 女,汉族,2011年2月生,少先队员,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C2311班学生;陈铸蹊 男,汉族,2012年7月出生,少先队员,湖南省长沙市大同瑞致小学六年级学生。陈临溪天生听障,为锻炼其语言功能、培养自信,姐弟俩从小一同自学汉语、英语。在父亲的引导支持下开设并运营着粉丝总数达70余万的“花小芽&花小朵”自媒体账号,为留守儿童、听障人士发声,向听障儿童家庭分享经验,为社会传递爱心和正能量。在网络平台创办英语角,通过语言交换平台与近40个国家网友连线,用自己的力量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讲述长沙故事,视频总播放量超1亿,被人民日报、光明网等媒体报道。姐姐陈临溪荣获湖南省“三好学生”;弟弟陈铸蹊被媒体及百万网友誉为“文化传播小使者”。

  29、方宇翔 男,汉族,2008年9月生,共青团员,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101班学生。他两岁时遭遇车祸高位截瘫、失去双腿。从十几次的手术治疗,到戴上沉甸甸的假肢,再到以板凳为支撑、以双手代步,他风雨无阻坚持上学,还学会了洗衣、炒饭、擦地。他人小志高,刻苦学习,以A等成绩考入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新生入学军训不曾落下一次训练,左手握住平衡车、右手支撑着炙热地面,一丝不苟地执行教官指令。他喜欢吹葫芦丝、玩滑板、打篮球,是学校篮球啦啦队叫声最响亮的队员,是常在社区帮助老人解闷的“开心果”。

  30、王鑫涛 男,汉族,2009年6月生,共青团员,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宝丰镇宝丰中学九年级学生。作为“红领巾讲解员”,他主动承担起红色教育基地擂鼓铜锣洞战役纪念馆和施洋烈士纪念馆的讲解工作,积极发动全班同学,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公益性场所宣讲革命英雄故事,通过自创自编自导的相声表演、话剧等,将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等革命英雄人物搬上舞台。他在班级发起银杏文学社,组织同学创作诗词参加学校诗词文化节,吸引了一大批爱好诗词的同学一起朗诵诗词,在诗词文化的浸润下,人人讲文明的习惯在宝丰中学蔚然成风。

  31、武子涵 女,汉族,2012年6月生,少先队员,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街小学五年级学生。她六岁开始学习河南传统戏曲豫剧,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六年如一日,累计参与各项演出活动100余场。在开封豫剧院现代红色豫剧大戏《党的女儿》中饰演小娟子一角,精湛的演技获得豫剧大师马金凤老师的称赞。她积极参与戏曲进社区、非遗集市演出等各项文明实践活动50余场。她担任学校木版年画社团团长,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学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曾获河南梨园春少儿戏曲擂台赛擂主、河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

  32、焦林奇 男,汉族,2011年2月生,少先队员,河南省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岗初级中学七年级学生。他古道热肠、乐于助人,和因先天脑瘫、行动不便的李佳峻小学时就是同桌,自认识之日起,他便陪伴李佳峻的学校日常生活,充当“小拐杖”的角色。他成立帮扶小分队,发动同学轮流帮助李佳峻打饭、收拾餐盘、打开水、参加简单户外活动等。学校也为李佳峻开设一楼爱心班级、爱心三轮无阻车等特殊保障。5年来,焦林奇用他的责任、善意与爱心,陪伴温暖了李佳峻的校园时光。

  33、闫尚博 男,汉族,2010年4月生,少先队员,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初二年级学生。他来自军人家庭,在红色家风的熏陶下,他热爱祖国,信念坚定,多次参与“广州好家风”“英雄花开英雄城”等活动。他热爱表演、演讲、写作,曾参与全国少工委出品的《少年之光》歌曲MV录制,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开展的主题云队课中作为开场节目播出,在“描绘十年非凡成就 喜迎党的二十大”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国、省、市各级语言艺术大赛中7次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曾获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广东“新时代好少年”。

  34、徐煜翔 男,汉族,2010年8月生,少先队员,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学生。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品学兼优,是港籍“全国红领巾讲解员”“抗疫小卫士”和拥有国家专利的“科技小达人”,获得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算法编程设计专项赛项”一等奖。他志愿宣讲党的百年奋进历程,在共青团建团百年之际,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参加广东省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志愿宣讲视频拍摄,展现“汕头龙湖之美”,视频展播累计观看量达30余万人次。他将自己专利发明获得的全部奖金捐给汕头助学工程,帮助困境大学生完成求学梦。曾获评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广东省“最美南粤少年”。

  35、桂林市新民中心校棒垒球队 2021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一所偏远乡村学校——新民中心校,组建了一支棒垒球队,队员多为留守儿童。孩子们从零开始训练,2023年球队首次参赛,便斩获全市中小学生软式棒垒球冠军,后出征全国赛获亚军,刷新了该项目组别广西历史上的最好成绩,8名队员获单项奖励。通过体育锻炼,“小胖墩”长成了健康娃,“胆小鬼”变成了开朗娃,小小的棒垒球,成为照亮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前路的一束光,这群乡村少年从懵懵懂懂,到入门启蒙,再到千锤百炼,最后勇夺全国亚军,他们为热爱而战,带着昂扬的斗志和勇气,不断挥出自己人生的“本垒打”。

  36、马凯琳 女,回族,2013年6月生,少先队员,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回辉小学五年级学生。她是位性格腼腆的小女生,小小年纪却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情,从一年级起就主动背起先天双腿肌肉萎缩的同班同学蒲莎英上学放学,不管天寒酷暑一背就是五年。她善良的举动感染着同学们,大家纷纷加入到帮助莎英同学的爱心行动中来。莎英同学患病是不幸的,但是同学们的关爱让她感到很幸福,是马凯琳同学带头用她行动传播爱与温暖。曾获2024年“新时代海南好少年”。

  37、吕世蓬 男,汉族,2011年9月生,少先队员,重庆市北碚区天府小学六年级学生。国家持续加大对乡村教育投入,使生长在乡村的他有机会窥探机器人世界的奥妙,从此燃起了当科学家的梦想。五年来,他利用学校社团课程和周末训练,依靠有限的机器人设备,刻苦训练从不停歇。他积极带动周围的同学了解、学习、探索机器人世界,帮助更多的乡村孩子推开科创世界的大门。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成果展示大赛”智造未来之生态保卫战赛项冠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一等奖等7项全国性机器人大赛荣誉。

  38、陈科 男,汉族,2008年11月生,共青团员,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学校九年级学生。他6岁时不幸查出患有滑膜肉瘤,经过长达3年的反复手术和系列保守治疗,仍无法控制病情的发展,最终只能选择截肢。他没有因为身体的缺陷放弃自我,截肢手术不到六个月,便要求回到学校学习。手术后遗症让他患上了糖尿病,并引发了双目白内障。他没有选择休学,以坚强的意志,边治病边学习,终于通过自身努力补学完因为病情落下的课程。2023年参加“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比赛,获成都市一等奖。

  39、饶梓煜 女,汉族,2011年7月生,少先队员,四川省德阳市德阳中学校初2023级学生。她热爱文学、爱好演讲,10岁考过朗诵八级和播音主持八级,多次担任校内外活动主持人,积极参与《种下清廉的种子朗诵》《读习语,颂经典》等活动,并多次在省市演讲、朗诵比赛中获奖。2023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2023开学第一课》上,她代表德阳的少年儿童向全国推介三星堆古蜀文明。曾获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四川省“红领巾四星奖章”。

  40、王婷婷 女,汉族,2007年9月生,共青团员,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第五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她出生于农村家庭,刚出生时就被诊断为血管瘤,先后经历了四次手术和多次住院治疗,从没有向病魔妥协,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一路高歌向前。身体康复后,在校园里开展的禁毒宣传、文明校园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垃圾分类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现场,都能见到她四处忙碌的身影。她在公益路上无私奉献、助人为乐,长期在兴仁市图书馆、市医院等地开展志愿服务,累计参加志愿服务1700余小时。曾获贵州省“新时代好少年”、贵州省“好孩子”。

  41、毕鹏菲 女,彝族,2010年7月生,少先队员,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祥华中学(北桥校区)初一年级学生。她自立自强,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是家中的“小大人”,是同学们的“好姐姐”,更是老师的“小助手”。她是班集体的一面“小旗帜”,勤于思考、好学上进、脚踏实地,不仅自己学习成绩优异,还带动班上同学共同进步,在她的带动下,全班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了全班刻苦学习、比学赶超的良好学风。她立志将来成为一名老师,回到家乡教书育人。曾获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新时代云南好少年”。

  42、魏子诺 男,汉族,2011年3月生,少先队员,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他全面发展、多才多艺,数次获邀主持西藏卫视“六一儿童节”大型文艺演出及“石榴籽一家亲”等特别节目。他的绘画作品“我的太空梦”被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选中,与搭载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探测器一同飞往月球,其他绘画作品多次在拉萨市“藏域星球”天文体验馆展出。他还分别于 2022 年、2023 年连续两年为自治区少代会、自治区团代会开幕式献词。获评拉萨市第五届“向上向善好队员”。

  43、张晓博 男,汉族,2010年1月生,少先队员,陕西省铜川市阳光中学九年级学生。他六岁开始习字,现在能娴熟书写柳楷、欧楷等多种字体,先后获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一等奖等30余个比赛奖项,多次登上央视《牛爷爷的书法》《中国少年说》《非常6+1》等栏目。他热心公益,春节前义务为市民写春联,看望孤寡老人和智障儿童,担当“禁毒”“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员,把温暖和爱心送到千家万户,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了“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中华优秀文化。

  44、鲍童羽 女,汉族,2012年5月生,少先队员,陕西省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她是延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新时代红领巾讲解员。从2021年3月到2024年1月延安创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期间的150多个周末,她奔波枣园、杨家岭等旧址宣讲革命文物,收获无数好评,广大游客纷纷留言点赞,称她为“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播者”,她的宣讲视频点击量超100万+。她还以特约小记者的身份,参加了十四运延安站火炬传递活动、陕西电视台三秦好家风南泥湾大型直播现场采访等活动。曾获陕西省“新时代好少年”。

  45、水泽华 男,汉族,2008年4月生,共青团员,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福台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他刚刚满月,父亲便遭遇重大车祸成了“植物人”。渐渐长大后,懂事的他深知父母不易,开始学做家务劳动为父母分忧,从简单的陪伴聊天、喂水喂饭,到后来的洗漱按摩、种地种菜,他渐渐成长为家里独当一面的“顶梁柱”。这个本该在父母呵护下快乐成长的少年,却在家庭遭遇变故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身在井隅,心向阳光,他身上的璀璨光芒,是独属于新时代好少年的勋章。

  46、尕松卓玛 女,藏族,2011年12月生,少先队员,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知钦乡寄宿制学校六年级学生。她富有爱心、孝心,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身为村级护林员的父亲受伤需要去外地治疗,为了让父亲安心看病,当时在读四年级的她说服了父母,主动接替父亲,跟随护林员叔叔们一起参与巡山工作。有一次,她得知一名住在简陋板房的任课老师受伤后,主动申请承担照顾受伤老师的责任。她的善良,总是带给身边的人温暖。获评果洛州“最美少年”等荣誉。

  47、马懿 男,回族,2012年1月生,少先队员,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景福分校六年级学生。他热爱武术运动,立志将中华传统武术推广到全世界。2023年8月,他参加了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与来自50多个国家的700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夺得金牌,获得“世界冠军”称号。他参与创编了《中华武术操》和《诗词武术操》,带领全校同学在大课间共同练习,通过学习武术,让同学们以武养德、以武励志、以武悦心,进一步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武术精神。先后获省、市多项武术比赛一等奖。

  48、穆妮热·阿布都万力、吴沁霏 穆妮热·阿布都万力 女,维吾尔族,2012年11月生,少先队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新和镇第三小学五年级学生;吴沁霏 女,汉族,2012年2月生,少先队员,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刘英小学五年级学生。她们通过“书信手拉手”活动相识,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学习上相互帮助,求知上相互交流,生活上相互关心,真正把民族团结的内涵践行在点滴行动上。她们共同学习进步,共绘“一家亲”的事迹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49、丁弋珂 女,汉族,2010年9月生,少先队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一中学七年级学生。她是“红山之声”少年宣讲团的小小宣讲员。她跟随宣讲团深入到2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宣讲,通过讲述英雄模范、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每一次宣讲前,她都要一遍一遍地熟读历史知识、写稿背稿、反复演练,把宣讲内容熟记于心。她利用周末到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西路军纪念馆等担任小小志愿宣讲员,累计开展志愿宣讲51场次。获自治区“红领巾奖章”个人四星章。

  50、妙雨馨 女,汉族,2012年6月生,少先队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第三小学六年级学生。她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先后通过了硬笔书法六级考试、少儿播音主持八级考试,获得“红领巾讲解员”电子身份卡。她将铭记心间的红色经典故事,以参加活动比赛和担任讲解员的形式,传播给家人、朋友和同学。在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开展志愿讲解17次,参加红色寻访活动22次。曾获全国“红领巾奖章”个人五星章、兵团优秀少先队员。